什么是糖尿病足?
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下肢神经和(或)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溃疡或深层组织的破坏,伴或不伴感染。
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。研究显示,全球糖尿病足的患病率约为6.3%,30%的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会发生足溃疡,平均每30秒就会发生一例糖尿病相关的截肢,而糖尿病相关截肢术后5年死亡率超过70%,其发病率高、治疗困难、花费巨大。
因此,早期预防足部问题对糖尿病患者有重要意义。特别是糖尿病病史长,患有其他并发症,有足部畸形、鸡眼的病人。
糖尿病足有哪些症状?
神经病变糖尿病足表现:
远端肢体感觉障碍。主要表现为双下肢麻木,伴有针刺感,烧灼样感觉异常,行走时有蚁走感;足部皮肤干而无汗,有皲裂,胼胝体形成;下肢肌肉萎缩,足部畸形等。
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表现:
足部皮温下降、足部发凉、足背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,色素沉着,可合并间歇性跛行症状,会出现静息痛。
当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后,极小的外伤或者自身免疫力低的时候,就导致足部皮肤破溃、溃疡、感染、坏疽。
哪些情况容易出现糖尿病足?
1.既往有足溃疡史。
2.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。
3.缺血性血管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。
4.足部畸形。
5.糖尿病的其他慢性并发症。
6.鞋袜不合适。
7.个人因素。
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
1.足部皮肤变色发凉。
2.足部水肿。
3.足跟皮肤干裂。
4.肢端感觉麻木或丧失。
5.小腿逐渐变细,肌肉萎缩。
6.间歇性跛行。
7.足部刺痛。
糖尿病足的类型及分级
1.糖尿病足在临床上分为3种类型:
缺血型:足部表现是由于下肢动脉病变引起的缺血所致。
神经型:足部表现是由于神经病变所引起。
混合型:足部表现由缺血和神经因素共同导致;其中以缺血性和混合型多见。
糖尿病足的分级:
0级: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,目前无溃疡。
1级:皮肤表面溃疡,临床上无感染。
2级:较深的溃疡,常合并软组织炎、无脓肿或骨的感染。
3级:深度感染,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。
4级:局限性坏疽(趾、足跟或前足背)。
5级:全足坏疽。
糖尿病足日常护理
原则一:坚持每天温水泡脚
糖尿病足患者每天洗脚前,先检查足部是否有创口,尤其早上起床后、晚上睡觉前。
洗脚时,用30℃~38℃温水泡脚,有利于血液循环和清洁脚面。要注意的是,水温不能太高,以免烫伤皮肤。有些病人喜欢用手或脚去试温度,但实际上手脚的感觉往往不正确,用温度计最好。
洗脚后用柔软、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干,千万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,因为如果毛巾质硬粗糙或者用力过重,都可能造成足部皮肤不易察觉的创伤。
<span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outline: 0px; max-width: